“来成都上学前,我的梦想是去乡里当公务员。”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的藏族学生龙宇说。2014年,他考上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,虽然选了汽车维修专业,但龙宇对汽车没啥概念。来成都后才发现,自己来到了一片广阔天地。
教育部等三部委近日联合印发《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》,提出目标:至2020年,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、结构合理、素质优良、充满活力的制造业人才队伍,基本确立建设制造强国的人才优势。
第一次到学校的实训基地上课,龙宇震惊了。55辆教学用车,这完全是一个车间。实训课上,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工位,还配备了防护设备,连汽车下的粉尘系统都跟车间完全一样。
“不再是在‘黑板上修车’。”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姜雪茹回忆,曾经,维修专业课程以理论为主,偶尔实践,用的也都是些报废的发动机、总成。现在,实训基地的设备、技术与企业同步,教学以实践为导向。
相比这种模拟企业工作环境的订单式培养,目前还有一种新的尝试,“一园一院”,将学院直接开到企业园区里。“学生不再按一门门课程上课,而是项目制。”在成都中德小企业园,成都工职院装备制造分院老师彭博介绍,比如,学生们要生产一个筛选设备,过程中会用到热处理、数控等多门课程知识,用到什么就学什么。
“制造业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仍是突出问题。”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教育司巡视员王继平认为,当下的课本和课程体系更多围绕着培养一个科学家设计;而职业教育应明确,培养人才面向的是职业、社会分工和产业,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。
“一园一院”式培养,彭博也遇到了不大不小的尴尬:学生的分数怎么给?目前的学科体系规定,要拿到文凭,学生们每门课都得有分数。而项目制培养中各门课程综合在一起,怎么单独给分呢?
最终,学校折中处理,将这部分算作实践课程,每到期末,老师仍会按照每门课的要求,辅导学生,帮大家通过考试。
对彭博而言,教学压力和工作量自然是成倍增长。刚提出“一园一院”计划时,老师们抵触情绪不小。以前,一本教案能用很久,现在老师们要学新技术、去企业调研,还得了解前沿信息,随时调整课程方案。
“老师们很累,不过,好处是和教学无关的烦恼少了。”姜雪茹说,以前校企合作都是一头热,企业不情愿参与,老师们要靠自己的人脉去拉关系;现在企业主动合作的意愿明显增强。
“以前,学生来企业大多是顶岗实习,学生成了廉价劳动力,后期流失率很高。”广汇汽车四川区域人力资源经理何琴说,现在,学校以项目制与企业对接,双方资源得以整合,有了统一负责人,企业从学生入学起就介入其培养、考评、企业文化传递,“我们并非不愿与学校合作,正相反,我们渴望学校输送更多合适人才。但从用工成本来看,企业不会因为对方是学生就给予更多宽容和培养精力,这就需要学校改进管理、改变培养方式,和企业形成合力。”
王继平表示,接下来,教育部要继续积极推进招生与招工一体化,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,创新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。“评价引领培养,供给多样化要求我们尊重不同需求,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。未来,我们要在学历、文凭的基础上建立中国自己的资历框架。同时,进一步改革职业教育的管理体系。”
“张师傅十个手指都磨得没指纹了!”张永光的敬业让学生印象深刻。钳工工艺复杂,很多精细处,要用手指研磨。张师傅是国内钳工领域的大师,成都工职院和成都航利集团合作开办了张永光技能大师工作室,选拔部分学生以学徒方式学习。
在跟德国合作办学中,“工匠精神”也让老师感触极深。对于教学设备,德国专家绝不追求排场,不追求数量和牌子,每台设备使用率要达到80%,而对最基本的量具,则要求极高,必须用最好的。
“实现‘中国制造2025’目标,我们需要创新,需要先进科技,但最缺的还是大量优秀的基础性制造技术人才。”王继平认为,社会上很多人轻视职业教育,加上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和待遇仍然较低,限制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同。当前,产业转型升级,人们就业观念已有所改变,开始崇尚工匠精神,尊重手艺,但转变之路依然漫长。这不仅需要职业教育改革,也需要整个教育体系和社会的共同努力,让孩子们拥有健康的择业观。(记者 赵婀娜 刘 畅)